运动神经元患者缓圈调治,注重脾胃如何治
运动神经元病,主要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症等,属于祖国医学痿证范畴。该病病因未明,预后较差,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系世界性疑难病。该病涉及中医五脏六腑、奇经八脉、气血津液,病变化多端,整个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处理非常棘手,而正确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改善症状,减轻痛苦,故在临床工作中务必审证求因,冀以图安,重视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根据临床观察,该病病情发展的主要原因,除自身免疫机能下降外,寒冷刺激、过食寒凉生冷、情绪不稳、心境抑郁、过度劳累、房室不节、女子行经、药物滥用等均为诱因,有可能使患者内环境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出现新的不平衡。针对上述变化,利用中药持久和缓的药理作用,逐渐改普患者内环境,以保护残存的神经细胞功能。临证务必缓缓图治,力戒急于求成。
缓圈调治,注重脾胃
痿证起病缓慢,病程迁延,患者体质虚弱,病之始末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脾虚症状,故治应从中焦着手,且应据寒热虚实之不同随症加减,谨防长期用药损伤脾胃,以致邪气未去,脾胃先衰。调理脾胃是痿证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正如李东垣所说:“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普治病者,唯在调理脾胃。痿证患者体质极度衰退,脾胃虚弱,中州健运不展,纳谷不馨,可谓多虚不受补。根据大量临床资料分析,痿证患者中、晚期多见肺、胃、肝、肾亏虚,往往是寒热错杂,热、湿、瘀、虚、滞并存,一味大剂滋补,予益肾补气之品易塞塞气机,予养阴生精之药易滋腻碍胃,使脾胃呆滞,不仅水谷难进,而且也影响药物的吸收而难以发挥其应有疗效,温阳朴益又易化燥化热。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暖则阳和敷布,健运不停;胃为阳土,喜滋润及通畅,畅则饮食可受,脾气鼓动而化精微,生精液,浊降清升,枢机自利,故治宜先健脾胃。在此基础上,再选用一些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益肾药物,借脾运化敷布功能,充分发挥药效。用药旨在温阳,但配以滋阴药以求补阳而不伤阴,使阳气温复,阴气自生,水湿浊瘀得化,机体趋于阴阳平衡,体现刚柔并济、温润并施的制方特点。在用药过程中要做到精、少、轻。虽似平淡,但补而不腻,下不伤正,用之得法,愈病于无形之间,正符合痿证慢性病久缠绵之特性。长期服用健脾益气之药亦无碍胃之弊,这亦是缓凰调治在用药方面的具体体现。
病案举例
患者唐某,女,56岁,因“言语含糊,左侧肢体无力进行性加重半年余”于年8月3日就诊。患者自觉咽喉部不适1年,出现言语含糊说话费力半年余,伴饮水呛咳,吞咽尚无梗阻,同时伴左侧肢体无力,上肢尤甚,症状进行性加重,左上肢肌肉萎缩,以左手骨间肌、大小鱼际肌萎缩明显,舌肌轻度萎缩,伴肌肉跳动,言语含糊,舌淡红苔薄腻,脉细。
肌电图检查:双手第一骨间肌,胸锁乳突肌纤颤(++),可见巨大电位,多相波增多,胫前肌纤颤(+),正相波(++),多相波增多,考虑运动神经元病。
头颅MRI: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区少量缺血灶。
诊断:
中医:痱(肾虚痰浊上泛);西医: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
治拟: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地黄饮子加减)熟地黄15g,山茱萸12g,肉苁蓉15g,巴戟天12g,肉桂(后下)5g,淡附子6g,全蝎6g,蕲蛇6g,砂仁(后下)6g,川石斛12g,姜半夏12g,石菖蒲12g,配合炙马钱子胶囊1粒,每日3次,逐渐加量至2粒,每日3次维持。西药:复合维生素B,叶酸等。药后自觉言语较前清晰,咽部不适感减轻,守原方继服,饮水呛咳好转,肢体肌力改善不明显,但肉跳感明显减少。随症加减连续服用3个月,症状稳定。
五龙荣肌汤
主方组成:天龙、地龙、五爪龙、川江龙、活血龙黄芪、党参、茯苓、杜仲、西洋参、葛根、山茱萸、煅牡蛎、当归、炮山甲、白术、甘草。功效:健脾益气、活血通络、补肝益肾。主治病症:运动神经元病、腓总神经损伤、线粒体脑病、腓骨肌萎缩症、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周围神经损伤肌萎缩等以肌肉痿痹不用、肌力减弱、变性、肌肉萎缩及支配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临床运用:五龙荣肌汤是王世龙医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通过对多名身患肌肉痿痹不用的患者的救治总结出来的一个处方。根据对古代经典理论和方剂的研究,结合自身治疗经验,处方从肺、脾、肝、肾不同方面立意调整,分步骤的治疗萎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辨证要点:主症:肢体筋脉弛缓、痿软无力、甚至瘫痪、肌肉萎缩、肌肉无力、睑垂呛咳等证。多见周围神经病变、脊髓病变、肌萎缩侧束硬化、周期性麻痹。运动神经元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线粒体脑肌病等。主要常见证型肺热津伤:发热多汗,热退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呛咳咽燥、便干、尿短黄。舌质红、苔黄、脉细数。湿热浸淫:身体困重、尤以下肢为重、伴胸脘痞闷。或发热、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脾胃虚弱:起病缓慢、肢软无力、时好时差、甚则肌肉萎缩、伴神倦乏力、食少便溏、气短自汗、面色少华。舌淡或有齿印、苔腻肝肾亏虚:病久肢体痿软不用、肌肉萎缩、形瘦骨立、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二便失禁。舌红绛、少苔、脉细数。瘀阻脉络:四肢痿软、麻木不仁、伴肌肤甲错或拘挛疼痛。舌质紫暗、脉涩。在治疗上述病症中,王世龙医师会采用五龙荣肌汤主方并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依据辩证结果依次从健脾益气、养血补肝、强肾固元三个步骤进行治疗。并根据病位的差异调整对应五脏的五味主药的剂量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平衡气血阴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