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第二届研究生ldquo励志之
为充分发掘我校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中自立自强、励志成才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传递精神,学校启动了第二届研究生“励志之星”评选活动。经各培养单位推荐,共有46名候选人进入评审阶段。经全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名师生代表评审,共有30名候选人入围现场评审环节。30人中,有的失去父母至亲,有的来自边远山区,他们虽经历磨难,但都能用微笑去面对生活,以感恩之心回报他人,在逆境中拼搏奋进,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今天研小助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近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和理学部的“励志之星”候选人,聆听他们的励志故事。
个人事迹
01
哲学学院·王钲甫
向上滑动阅览
----个人简介----
王钲甫,男,哲学学院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来自江西吉安。他热心公益活动,并将其与自身科研理想相结合。曾连续两年暑假前往安徽省圣泉乡中心小学进行支教,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专题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年参加武汉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前往新疆第五师高级中学志愿支教一年。读研期间,发表CSSCI论文《家庭社会阶层对高中生自尊的影响》,在投SSCI论文《儿童忽视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致力于将教育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相结合,并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
----个人事迹----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一、从井冈山到珞珈山
我叫王钲甫,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级硕士研究生。我出生于中国革命的摇篮——江西吉安井冈山脚下的普通农村。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母亲独自一人挑起家庭的重担。为了生计,她一年到头几乎每天都起早贪黑,有的时候同时兼好几份工。每当回想起那段最艰难的日子,我依然十分钦佩和感谢我的母亲,她的勇气和坚强也一直影响着我,激励我即便在逆境和困难面前,也要向阳而生,迎难而上。
那时,农村的教育资源并不好,很多孩子读到初中就会辍学外出打工。尽管如此,母亲却从来没有放弃对我和姐姐的教育。她总说:“你们记住,世界上稳赚不赔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为了不辜负母亲的期待,我和姐姐在学习上从来不敢懈怠,希望用最好的成绩回报她。
年,我考入武汉大学心理学系,从“井冈山的村民”变成了“珞珈山的居民”。面对大学里的无限可能性,“小镇做题家”出身的我最初十分迷茫。每当这个时候,母亲的话便警醒着我、提示着我、指引着我,掌握好专业知识才是根本。于是,我坚持脚踏实地地学习,大学期间获得了武汉大学甲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大愿专项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我还辅修了广告学双学位,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并利用课余和假期先后进入湖北日报、湖南卫视等媒体实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就这样,我一步一步探索着自己的大学生活。
二、从珞珈山到天山
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特殊的家庭经历使我深刻体会到,农村地区还有很多无法接受良好教育的孩子,不少孩子存在厌学、辍学的倾向,我很好奇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更想知道我们能做点什么去改变。
渐渐地,我对教育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希望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于是,我参加了武汉大学心扬暑期支教队,连续两年前往安徽省萧县圣泉乡中心小学支教。在圣泉乡,我白天给学生上课,傍晚放学后去学生家里家访,对当地儿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在此基础上,撰写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应对方式影响因素及差异》和《农村儿童家庭亲密度对其学校适应性、学校态度的影响》两篇调研报告,并在家长会上交流我们的调研结果。这两份报告获得了家长和当地老师的一致好评,并最终获评武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
本科毕业后,我选择了参加武汉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支教。这一次,我面对的群体从小学生变成了高中生。由于我带的是普通班,和实验班相比,普通班的“问题学生”显然更多一些,有学生曾直接问我:“老师,读书有什么用?”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双双注视的眼睛,它们既饱含希望,又充满迷茫。我反复思考,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不同层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而身为老师,除了知识的灌输,我们能否在更深层次的方面发挥作用?就这样,一个未来的研究计划在我心中悄然萌发。
三、从天山回到珞珈山
结束了一年的支教后,我回到武汉大学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因为大学期间的多次支教经历,我对教育心理与毕生发展的兴趣愈发强烈,遂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并致力于将其与积极心理学结合起来,帮助个体实现更好的成长。
从过往的支教经验中,我认为家庭因素会对孩子的心理、人格、成绩等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我一边认真研读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一边构思研究方案。在导师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对中部地区近名中学生进行心理调查研究,发现家庭社会阶层、父母的忽视等因素都会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并最终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于是,我作为第一作者撰写了论文《家庭社会阶层对高中生自尊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这篇文章最终发表在CSSCI期刊《教育研究与实验》上。另一篇揭示儿童忽视与学业成绩之间关系的英文论文已提交年国际心理与认知科学联合论坛,并向某SSCI期刊投稿。
除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