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幸福树新风土桥社区叶江燕家庭百善

临河里街道“最美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国情怀生生不息,渗透到中华文化的每一个方面,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

不同的家庭背后有着不同的酸甜苦辣,有着独一无二的珍贵回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最美家庭”。

他们并不是遥不可及,他们就在你我身边!

FAMILY

图|叶江燕家庭合影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德是人伦道理的基石,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优良传统。

临河里街道土桥社区居民叶江燕拥有一个充满爱与和谐的七口之家,她和丈夫马振生结婚30多年相濡以沫,上有80多岁的公公婆婆,下有儿子儿媳,还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孙子。叶江燕夫妻二人长期与两位老人住在一起,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其乐融融,从来没有红过脸。马振生退休以后,还主动承包了全家人的一日三餐,每天变着花样做出可口的做菜。

图|意外发生后,叶江燕帮助老人更衣

公公的身体特别好,走起路来都带风,可是婆婆的身体却不太好,患有慢性疾病,走路不便。为了让婆婆也能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叶江燕和马振生就经常开着车、拉着轮椅,带公婆去附近的公园景区走一走,逛一逛。平谷的金海湖、怀柔的雁栖湖、密云的古北水镇、延庆的冰雕节,都留下了两位老人开心的笑容。

意外发生在年的疫情防控期间,婆婆不小心在卧室里摔了一跤,伤势严重。医院,诊断为腰椎严重骨裂,医生考虑到老人年纪过大,不适合做手术,建议保守治疗,回家卧床静养。照顾老人的任务就落在了叶江燕夫妇身上。喝水要用吸管,吃饭要一口一口地喂,为老人更换纸尿裤,然后用温水擦洗身体。为防止褥疮,每隔30分钟还要揉一揉身体,活动一下手脚。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婆婆的腰伤渐好,全家人打从心底里感到欣慰。

图|老人目前只能通过鼻饲进食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天晚上婆婆突然不省人事。在医院抢救了三天三夜,下达病危通知书,最终医生表示,老人的大脑已经重度昏迷,变成了“植物人”,醒过来的概率非常渺茫。听到这个结果,全家人哭得一塌糊涂。大家不愿放弃一丝希望,决定继续照顾老人。

叶江燕搬进了婆婆的卧室,和她一起居住。照顾植物人比照顾普通病人更加辛苦:擦身体,做康复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定时监测体温,一小时一打水,三小时一打“饭”……因为喂食方式变成了鼻饲,这些饭必须先用机器打碎再过滤,才能吃下。叶江燕经常跟老人说话,讲以前的事情,播放音乐,期盼能唤醒她。夜里也经常醒来查看情况,三个多月来,叶江燕几乎没有睡过整宿觉。

图|小孙子也非常孝顺,经常帮忙照顾老人

叶江燕的用心,儿子、儿媳还有小孙子也都看在眼里,有时间就过来帮忙照顾老人。他们说,老人辛苦了一辈子,照顾她是一家人的责任和义务。在全家的精心照顾下,老人的身体奇迹般地出现了一点点反应,使大家看到了新的希望,再累再辛苦也值得。

在顾家的同时,叶江燕没忘记自己还有一个重要的责任。作为小区的楼门长,在疫情防控中,她和小区的全体志愿者一起站岗执勤。不论酷暑严寒,都坚持在岗位上,检查小区出入证,确保小区安全。

叶江燕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庭,我和我的家人们、小区的志愿者们,会继续努力建设我们的幸福家庭和美丽社区,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wqh.com/ysbj/141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