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罕见病不罕见,国内喜鹊医药开发唯一AL

马赛替尼,多种适应症进入临床研究

Masitinibmesylate(甲磺酸马赛替尼)由ABScience研发,临床适应症涵盖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阿尔茨海默(AD)、肥大细胞增多症、胰腺癌、多发性硬化症、哮喘、前列腺癌等。其中,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已于年向美国FDA提交了新药上市申请。甲磺酸马赛替尼分别在年和年获得FDA治疗胰腺癌和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孤儿药资格。

▲图1.Masitinibmesylate结构式

甲磺酸马赛替尼是一种有效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KIT原癌基因受体(KIT)和前列腺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该药物通过靶向有限数量的激酶来调节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

基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马赛替尼被开发用于肿瘤、炎症性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疾病的治疗。由于其免疫治疗活性,马赛替尼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期。通过作用于肥大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进而调节炎症和神经退行性过程,马赛替尼可能对与某些炎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退行性疾病相关的症状有效。

▲图2.Masitinibmesylate的临床试验

在中国,马赛替尼片剂处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的具有c-kit近膜区突变的3期或4期的黑色素瘤和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III期研究阶段。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暂无治愈疗法,药企纷纷布局研发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又称渐冻人症,是一种罕见的进展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约十万分之二到十万分之五。美国约有3万人确诊,欧洲约1万5千人。大多数患者在症状首次出现后,通常会在5年内死于呼吸衰竭。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通常在60岁左右发病,但一些直系遗传病例通常在50岁左右发病。患者从发病到死亡的平均生存期为3至4年。只有10%的患者生存期超过十年,极少数生存期为50年甚至更久。大多患者死于呼吸衰竭。

ALS暂时还是不可治愈的疾病。在此之前,美国FDA批准了两款药物上市,分别是Riluzole(利鲁唑)和Edaravone(依达拉奉)。

利鲁唑可延长大约2至3月的寿命,但并不缓解症状。

依达拉奉可减缓ALS患者日常临床功能的下降。但是没有证据表明依达拉奉对所有ALS患者有效。依达拉奉的治疗费用昂贵(在美国每年约为14万美元)。用药频次高,在两周内每天进行长达一小时的静脉输注,持续两天,然后停药两周。如此日常输液频次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依达拉奉是一种神经保护剂,在急性脑缺血及后续脑梗死后帮助恢复神经。根据田边三菱制药年报信息,该药物年至年的全球销售额为0.67亿美元、0.6亿美元、0.53亿美元、0.52亿美元。

FDA还批准了NeuRx隔膜起搏系统,该系统植入电极和电池组使隔膜(呼吸肌)收缩,以帮助某些在严重呼吸衰竭发作之前患有ALS的人。

全球ALS研发情况

目前,AQST-(利鲁唑口服片)处于该领域研发的第一梯队,该药物由AquestiveTherapeutics研发,于年获得美国FDA认证治疗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孤儿药资格。

此外,Tirasemtiv处于治疗ALS的临床III期研究,该药物因该适应症于年获得欧盟孤儿药资格。同一年,因该适应症获得美国快速通道资格。

Tofersen是一种反义寡核苷酸(ASO)RNaseH介导的,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信使核糖核酸抑制剂,目前处于治疗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临床三期试验阶段。

▲图3.ALS药物研发进度分布,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表1.全球部分ALS药物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截止年9月

中国ALS研发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于年5月11日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肌萎缩侧索硬化被收录其中。

在表2所列的上市药物中,Edaravone(依达拉奉)是唯一在中国上市的创新药。该药物首先于年在日本上市,后于年7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商品名易达生?。

TetramethylpyrazineNitrone(硝酮嗪)是目前唯一在研ALS中国1类药物。硝酮嗪由暨南大学和广州喜鹊医药共同开发,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激动剂、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刺激剂、原癌基因蛋白质c-akt调节剂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目前处于临床二期研究阶段,用于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糖尿病肾病和中风。

广州喜鹊医药有限公司于年2月12日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圳仙瞳智创投资有限公司投资。

小结

罕见病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国内药企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wqh.com/ysbj/14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