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冷膝关节呵护好
冬天膝盖疼痛是困扰广泛人群的常见病症。导致膝盖疼痛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是关节炎、风湿和膝关节损伤。
受冻和温度剧变是冬天膝关节疼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膝盖长时间受冻,冷暖交替,体感温差变化巨大,导致疼痛出现。因此,在冬天里一定要注意对膝盖进行保暖,不要做“忘穿秋裤的瓜娃子”。冬天活动少,静坐或躺卧,加上低温,很容易导致膝盖血液运行不畅,也可能造成或加剧膝盖疼痛。因而,只要天气和时间允许,应该每天做一定的运动,以提高身体整体素质和抗寒性。对于膝盖来说,主要是蹲下站立和压腿即可。如果天气好,可以散步,但不应过多的运动和剧烈的运动了,很容易伤着膝盖。
膝关节炎也是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膝部打软腿、关节弹响及摩擦感是早期主要症状。到了晚期,会出现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关节肿大,膝内外翻等畸形。发病原因与肥胖、衰老有关。一般情况下,50岁以后膝关节逐渐开始老化,到了60岁至70岁,会出现明显的老化症状。此外体重偏重的中老年人患此病较为常见。
关节炎属祖国医学“骨痹”范畴。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精髓充足则筋骨强壮,故肾精亏虚是该病发生的内在条件。“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是该病的外在因素,另外还与劳损过度、骨节外伤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病实为本虚标实之证,其本是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所致。中年以后,肝血肾精渐亏,加之先天肾精不足,气血化生乏源,致筋骨失养,形体衰惫而发本病。“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筋骨失去濡养。其标为瘀血痹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故治当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活血祛瘀,祛风通络为辅。
中医临床上采用中药内服、膏药外贴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治疗关节炎,疗效显著。
中药内服:中药方剂中,如地龙养血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生精项髓以壮筋骨;威灵仙、海桐皮祛风通络;细辛抗炎镇痛;川牛膝既有活血祛瘀又有补益肝肾之效,为膝之引经之药;丹参、当归具有减缓和修复关节软骨退变、损伤作用。
膏药外贴:在关节肿痛部位及相关穴位同时外敷膏药。其载药量大,作用时间长,药物渗透力强,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消炎镇痛、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散寒、豁痰消肿作用,可改善微循环、增强骨代谢,促使炎症吸收,从而消除渗出、肿胀和疼痛,恢复、改善关节功能。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使药效殊路同归,药力叠加,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是改善患者症状和控制病情发展的有效方法。
很多患者害怕变天,一旦变天膝盖骨就会出现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这些都是膝关节炎的症状表现。这种疼痛的特点还包括,膝盖一开始活动时疼痛、上楼加重、休息时也会痛等。
天气寒冷越容易发病,在天气变化尤其是寒湿天气到来时,温度低导致局部微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加上植物交感神经系统敏感,疼痛就会加重。这种现象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等慢性病中都会出现。因此天气变冷时一定要注意对患处进行保暖,不要让其受凉。
很多患者因为膝盖疼痛,会反复屈伸膝关节、揉按髌骨、抖晃膝关节,这些动作容易导致关节局部炎症。此外,要尽量减少上下楼梯、跑步等使膝关节负重的运动;不要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对于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可以多晒太阳,泡泡温泉让膝盖保暖,不受凉,在平地散步、打打太极拳、做做操都可以。
日常饮食上忌辛辣,低油、低脂、低热量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并控制好主食的摄入量,不能偏食,不能吃过多肉类、油腻或辛辣食物,荤素搭配,食物多样化,戒烟酒、适饮茶。吃奶制品、豆制品、蔬菜及海产品,少吃菠菜和葱等影响钙吸收的食物。
白癜风早期图片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