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康复训练之重点解析
如果术后长期固定会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等并发症,十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小编今日想跟大家谈谈术后功能性锻炼的重要性。对康复术的重要性做个了解。专家解说无论是开放性骨折还是闭合性骨折,关节内骨折或关节外骨折,手术性骨折或非手术性骨折,都应该由骨科医生妥善处理,并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程的康复锻炼,这是对骨科手术后,最强力的保证剂。锻炼三阶段:早期在骨折1-2周内,此时可以以促进血液循环为主,骨折的部分,尽量保持不动,让伤处自动恢复。中期在骨折3-6周左右,骨痂初步形成,骨折端已处于稳定阶段,接近愈合的状态。此时应让骨折上下关节加以活动,增强训练强度,防止肌肉萎缩。尽量避免跟关节的反方向运动。后期在6周过后,骨折几乎已经达到愈合的标准,固定模具一般已经拆卸了下来。关节已经恢复正常,康复训练中主要是关节跟肌肉的训练,两者相结合,对活动有障碍的肌肉加强训练,有针对的康复,可早日恢复正常功能。康复训练的重点关节活动度是第一重要的,早期的训练康复是要以被动训练为主,康复训练时,注意力要十分的集中,根据骨科康复师的指导,在关节允许的范围内,做最大活动度的训练。不应该小范围训练,做训练动作时,不应该贪快。否则有可能会对骨折部位造成影响。训练强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而肌力的训练则是一个主动的训练,上肢如若受伤,主要训练的核心是在手的握力上;手是上肢的末端,除了手部跟前臂受伤外,其他的训练,都应该回复握力,训练的重点要专注手指的屈伸度,避免手指僵硬。下肢在生活中的用处是承担上身的重量,并带走路的功能,所以重点在于负重。当下肢骨折没有愈合的时候,要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就是先轻重量练习,然后在骨折愈合后,加上负重训练。股四头肌是比较重要的肌肉,术后有可能不能及时恢复行走能力,但长时间的不活动,会让肌肉萎缩,一旦肌肉粘连,对康复结果会有影响。而股四的训练应该以等长收缩为主,初期训练可以让肌肉收缩关节不动,达到最大的收缩点时,静待几秒,以此重复,知道肌肉有酸痛感为止,就能收获良好的效果了。荣晟健康致力于做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者,其康复治疗师针积累了大量的运动损伤临床经验,为运动损伤患者制定专项运动预防及康复训练解决方案。(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