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老年,一定要注意肌肉的锻炼

肌肉是机体能收缩的很重要组织,其功能主要是通过舒缩产生力并导致运动,从而维持重要脏器的生命活动和身体的运动。

根据位置和部位等的不同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老李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与我们身体运动有关的骨骼肌。

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动作都离不开骨骼肌,这是因为只有骨骼肌通过收缩来牵引骨骼而产生关节的运动,也就是说骨骼肌是我们身体运动的动力装置。

在青少年时代,由于运动较多,肌肉相对比较发达,因此这一时期的动作比较灵活有力。但进入中老年时,由于运动相对减少,肌肉经常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而出现肌肉无力或萎缩,因此这一时期的动作将会变得僵硬无力,稍有不慎还会引起肌肉、关节的疼痛。有研究表明,从50岁以后几乎每10年肌肉力量下降15%~20%。力量的下降会影响到中老年人日常生活的能力,会使一些人不能完成这些日常生活的常见动作,从而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进入中老年阶段,要适当进行功能锻炼,特别是肌肉的锻炼。

适当锻炼的好处

适当的锻炼不但可以不但使各种动作灵活、有力,増加骨质密度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有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改善睡眠和思维。

几种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

一说到锻炼,一般人会想到跑步、散步,到健身房去锻炼,适当地去做这些运动是十分有益的,但过度运动反而会导致肌肉等的损伤,增加骨关节炎发生的几率,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适度。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

1、徒手锻炼:用力伸伸胳膊,蹬蹬腿,具体来说慢慢地、用力地活动关节,从颈椎到手指、足趾。同时下肢还可以做做直腿抬高、双腿互压、金鸡独立、扎扎马步等,脊柱可以做做小燕飞,用力伸伸懒腰,上肢可以托天撑地、排山倒海、转肩、俯卧撑等。还可以练练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

2、借助器械锻炼:可以借助健身器材去锻炼,也可以利用身边的不太重的物体,如哑铃、椅子、凳子木根等去锻炼。

锻炼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1、要根据个人体质把握好锻炼的尺度,注意锻炼的强度和运动频度,强度太小达不到锻炼目的,太大则可能造成身体不适。因此运动应由轻到重、从小到大,不应急于求成。建议每周锻炼2~3次为宜。

2、不宜长时间的低头、憋气、下蹲、弯腰等动作,千万不能屏气使动,以免增加心脏的负担,使血压上升发生脑血管意外。

3、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如出现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状或发生肌肉拉伤时,应立即停止训练及时就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wqh.com/yfzl/145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